最新消息

2021-02-03

2021體態平衡新思維|體態平衡與脊柱平衡之關係

作者:曾琴雁 /挺立康脊柱側彎國際醫療中⼼創辦⼈、國際脊柱側彎學會理事長

脊柱⽀撐著⼈體,當脊柱排列失衡時,⼈也會跟著走樣,久⽽久之產⽣各種問題,其中脊柱側彎是困擾著人類已久的脊柱失衡問題,脊柱側彎不僅只有⼀個平⾯上的脊柱偏移,⽽是在空間中的三個面向上的變形,可以看到脊柱往前凸、並往某一⽅向偏移及旋轉的扭轉現象。同樣地,我們可以將⼈簡單地分成三個平面去探討脊柱平衡與體態平衡的關係。

冠狀面
以冠狀⾯來說,脊柱正常是呈⼀直線,但當脊柱開始不在中軸時,像是脊柱側彎,外觀上就可能會出現,骨盆向某一側偏移,軀幹則偏向另⼀側,就好比義⼤利的比薩斜塔,當傾斜已產⽣時,就會隨著時間越來越歪。也有研究去探討,在冠狀面上,當⾝體偏離中軸線大於三公分時,未來有疼痛或失能的風險會增加。當脊柱側彎的⾓度⼤於70度時,可能會壓迫內臟或是有呼吸短促的狀況,進⽽影響⽣活品質。

⽮狀面
接下來我們從⽮狀⾯來探討,脊柱的側面正常來說,頸椎是前凸曲線,胸椎是後凸曲線,腰椎是前凸曲線,這樣的排列產⽣⼀個自然的生理平衡,讓⼈很容易的保持輕鬆直立的平衡狀態。

然而,長期彎腰駝背或是結構型疾病(如舒爾曼⽒症或是原發型脊柱側彎),常會導致腰椎前凸曲線逐漸喪失、⽮狀⾯上脊柱排列失衡,此時⽇常活動上面也將伴隨著髖部、膝蓋或足部的代償現象,嚴重失衡將導致疼痛或失能情形。

如果腰椎前凸曲線不⾜與疼痛、失能有關,那瘋狂的強化腰椎前凸,是不是就能超前部署防範未然呢? 研究顯示,每個⼈出⽣下來,都有一個屬於⾃⼰獨特的平衡密碼(骨盆指數 Pelvic Incidence),這需要從X光片上才能評估,⽽這個指數就會有相對應的腰椎前凸程度,造就脊柱最⾃然、最輕鬆、省力的⽮狀面平衡排列。

⽔平面
最後我們從⽔平⾯觀來探討脊柱與體態的平衡關係,正常來說,輕鬆站立姿勢下,脊椎是上下對稱排列、不帶有旋轉的,⽽在原發型脊柱側彎的臨床表徵上,會有椎體旋轉,連帶肋骨也開始出現形變。此時,患者的背部會出現單側隆凸,特別是在身體前彎時格外明顯,肩膀也容易⼀前一後,從⾝體正⾯看時,容易出現⼤小胸或單側肋骨凸起,⽽這樣的外觀體態也會影響個案的⾃我認同。

結論
外觀體態平衡不平衡,也許你以前不太在意,但這可能是透露著你的脊柱正在失去平衡的警訊,當脊柱失衡狀況越加嚴重,可能會開始導致各式症狀的產⽣。脊柱與體態平衡,是追求健康的你我需要注意的課題。


跨領域新思維,策略整合升級 >>>了解更多
新思維講者 彭伊君|體態平衡與動作控制之關係
新思維講者 傅士豪|姿勢體態與筋膜經線
新思維講者 曾婉青|牙齒筋膜與體態平衡之關係

2021國際體態平衡學會年會暨第一屆學術研討會  >>> 前往活動頁

限量名額,立刻報名
彭伊君、傅士豪、朱家宏、曾琴雁、曾婉青、國際體態平衡學會、年會、學術研討會、研討會、論壇、跨領域、體態平衡新思維、創新資源

上一則 回上頁 下一則